NPD Solarbuzz副总裁Finlay Colville表示,在过去两年中,英国部署的地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已超过2吉瓦。
从总体趋势而言,技术进步及工艺改善将不断降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本,推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行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要降低成本必须对行业进行整合否则将面临亏损破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多晶硅按照产品纯度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硅、冶金级多晶硅、太阳能级别多晶硅、及电子级别多晶硅。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多晶硅,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三大环节。3、技术和工艺日趋完善。小型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及人员进行技术研究,也没有实现规模化效益,很难与大型企业竞争。预期到2019年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将达到53.8万吨/年,主要增量来自下半年大全新能源3.5万吨产能,东方希望5万吨产能,天宏瑞科1万吨产能,其他产能1万吨的扩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截止到2019年6月底,国内多晶硅企业名义产能超过万吨级别的有保利协鑫12万吨,新特能源7.2万吨,永祥股份8万吨,新疆大全3.5万吨,洛阳中硅2万吨,亚洲硅业2万吨,东方希望3万吨,内蒙盾安1万吨,江苏康博1万吨,内蒙东立1.2万吨,十家产能共计40.9万吨/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94.5%,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在稳步提升。2019年中国多晶硅行业产能分析,多晶硅料对外依赖度呈现下降趋势一、多晶硅行业概述多晶硅是光伏行业的基础原材料。除此之外,在竞价、平价并行的时期,整个光伏电站的建设大环境仍受到了投资企业的诟病。
现在的设计很多是根据近几年平均发电量计算,但是未来25年发电量究竟如何,没有一个定量的数据。根据公开消息,进入三季度,包括国家电投朝阳500MW、阳光电源广东兴宁300MW、天合光能黑龙江鹤岗500MW在内的超过1GW的光伏平价项目已经陆续开工。通威新能源技术总监钱华政认为,在平价项目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平价上网的外部因素。而那些成熟度不够的技术则不宜过分渲染,以免造成投资者的误判。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则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角度分享了他对于平价光伏项目的建议,有补贴时代,质量风险主要是建设进度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造成,630、1230抢装抢建带来的质量风险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如何打好平价上网第一枪,这是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平价时代,需要重点防控的是以次充好的问题,避免通过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或价格。目前平价项目体量都比较大,电网接网工程线路都比较长,但电网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前段时间河南省发改委发文由投资企业先建再由电网公司回购,有些电网公司则把本应该电网增配的一些储能装置强加给光伏电站投资者,增加了业主的前期投资成本。此外,纪振双也表达了对当下快速更新迭代的组件技术的担忧,近几年组件技术更新迭代很快,但是实际上很多技术是市场走在技术前面,可靠性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就直接推向了市场,可能会导致颠覆性的风险或者重大的风险,这是目前可能埋下的质量隐患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则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角度分享了他对于平价光伏项目的建议,有补贴时代,质量风险主要是建设进度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造成,630、1230抢装抢建带来的质量风险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7月24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来自投资商、设计院、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设备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国家能源局批复的2019年首批平价项目名单中,约4.6GW的光伏电站项目承诺在2019年底前完成并网。目前平价项目体量都比较大,电网接网工程线路都比较长,但电网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前段时间河南省发改委发文由投资企业先建再由电网公司回购,有些电网公司则把本应该电网增配的一些储能装置强加给光伏电站投资者,增加了业主的前期投资成本。庞秀岚从设备选型、施工、安装三个角度的细节之处对上述话题进行了补充:从设备选型上来看,如逆变器能否和高效组件匹配,是目前行业缺失的,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实际上组件效率很高,但逆变器还没有把组件的发电量最大化释放出来;从施工来看,最大的风险是检测不到位的问题,大型电站无法百分之百全检,那么组件衰减率、逆变器内部元器件、支架的可靠性和跟踪精度等,都是短期内检测不出来的;从安装的角度来看,赶工期以及大量聘用农民工容易导致电站质量风险,如平单轴多排驱动系统,若支架立柱和基础的水平度、平行度控制不好的话,装上去后扭距较大,极端天气下掀翻的风险比较大;还有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就是螺栓支架和组件的连接,螺栓受力的不均匀性和松紧度,也是隐含的风险。
通威新能源技术总监钱华政认为,在平价项目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平价上网的外部因素。纪振双认为,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应用需要经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组件而言经过IEC标准不代表一切,如PERC早期应用存在易隐裂、工艺污染的问题,经过4年多的工程性应用,该出的问题出了,该解决的也解决了,才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所有设备厂家提供的参数是否可靠也是设备选型的一个风险,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应用研究所所长于金辉于金辉特别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二次破坏、隐裂等,对组件寿命和衰减影响较大,需要重点监控施工方面的标准化、机械化,避免野蛮施工。根据公开消息,进入三季度,包括国家电投朝阳500MW、阳光电源广东兴宁300MW、天合光能黑龙江鹤岗500MW在内的超过1GW的光伏平价项目已经陆续开工。
浙江正泰新能源副总裁黄海燕表示,尽管目前技术成本已经可以下降了很多,但是非技术成本方面,如土地成本、融资成本还是很高,举例来说海外的融资成本在3%左右,而国内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在10%左右。平价时代,需要重点防控的是以次充好的问题,避免通过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或价格。作为第一批试水光伏平价的项目,业内仍存在不少的担忧与疑虑。从设备选型到设计、施工,每个阶段都需要仔细把控。此外,纪振双也表达了对当下快速更新迭代的组件技术的担忧,近几年组件技术更新迭代很快,但是实际上很多技术是市场走在技术前面,可靠性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就直接推向了市场,可能会导致颠覆性的风险或者重大的风险,这是目前可能埋下的质量隐患。发电量是最大的风险,因为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很多,如运维、组件衰减率、温度效益、组件热斑、逆变器效率、逆变器和组件的匹配性、支架可靠性、支架跟踪精度等等。
另外,在目前极具竞争、价格低的时候,可靠性也是非常大的风险,未来20年电站的发电量和可靠性能否保证全部稳定可靠运行,是比较大的风险。除此之外,在竞价、平价并行的时期,整个光伏电站的建设大环境仍受到了投资企业的诟病。
初始投资、发电量、设备选型、可靠性等使得平价项目的收益率底线犹如踩在刀刃上行走,需要多方面权衡。黄河水电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庞秀岚表示,从设计的角度看影响项目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是初始投资、发电量和运维成本,但从风险排序来说,第一是发电量,第二是运维成本,第三才是初始投资。
在竞价及平价的大背景下,每一分成本可能都影响着项目收益率,但与电站质量安全相关的因素,也需要投资企业重视,切不可因小失大,以保障光伏行业平稳向平价时代过渡。如何打好平价上网第一枪,这是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黄海燕建议道,加快促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度,相信能够进一步加快平价上网进程。而那些成熟度不够的技术则不宜过分渲染,以免造成投资者的误判。而平价时代,质量风险可能相当一部分是质量和成本的矛盾造成,现在已经隐隐有这样的苗头,而且会呈上升趋势。现在的设计很多是根据近几年平均发电量计算,但是未来25年发电量究竟如何,没有一个定量的数据
咨询公司惠誉认为,正在进行中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会破坏太阳能市场各方的整体利益,这一利益只不过会通过全球供应链的改变而进行重新分配。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太阳能产业下游装机量2.7GW,达到历史新高。
技术成本的降低和投资税收抵免的延长,都支持了太阳能市场稳定发展的趋势。惠誉曾在今年4月时指出,由于印度对中国征收25%的关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大部分都指向了印度下游组件买家。
惠誉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可能是贸易战中的最大输家,尽管其长期增长性并未受到威胁。在未来,欧盟国家,如荷兰、西班牙、德国等,进口数额还将呈现飙升的趋势。
实际情况是,中国光伏制造业并没有萎靡不振,反而是一派蓬勃的景象。2019年上半年的出口数据显示,电池片、组件出口量相比2018年增长100%以上,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进口量大幅增长直接抵消了出口美国的缺口。装机量的显著增长使越南和泰国被捧为全球光伏市场两个冉冉升起的新星,需要指出的是,装机量的快速增长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当地补贴电价的变化。为应对组件不能出口到美国而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组件制造商通过在越南、泰国等地建厂的方式避税,与此同时,当地供应链的成熟带来光伏产品价格下降,还顺带培养了新兴市场的需求。
中国光伏制造商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除国内需求萎缩外,还面临这美国、印度等世界级太阳能市场的进口关税制裁。惠誉认为,到2028年美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将从现在的50GW增长到175GW。
紧张的贸易局面会对美国造成哪些影响呢?惠誉认为,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对美国大部分光伏开发商影响不大。与此同时,美国的制裁使中国除转向更渴望清洁能源的欧洲市场外,还转向了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越南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短期内会有成本上涨的影响,但长期内会被稳定增长的太阳能市场所抵消。上周四,川建国再次宣布对中国加征新的关税,被解读为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也被解读为中美贸易短期内不会结束